3、小学数学三年级什么是 周长教学设计

Hello 1什么是周长教学方案设计说明本课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第一课,帮助学生树立周长的正确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的重点。因此,为了突出这一重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特点如下: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概念的深入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出发,通过看、画、测、数等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找到周长的思维定势。

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 周长

教学目标:1。通过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和理解周长的含义的过程,我们可以指出并能够测量物体的面和周长简单的图形。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体验的同时发展空间概念,渗透“化乐为直”的思想。3.通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资源开发:从周长到卷尺测量腰围,体现数学的生命价值。教学媒体:线,尺,卷尺,树叶,小文章,课件八。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用课件演示学生在家洗澡用的浴缸,动态展示浴缸口周围的一圈,让学生观察并闪现浴缸口的周长,这样浴缸口周围的一圈就是浴缸口的周长。2.老师板书题目:周长。

5、铅笔盒一个面的 周长是5分米8厘米宽是2分米2厘米这个铅笔盒盖的面积是...

五分米二厘米等于5.2分米,宽2.2分米,面积5.2乘以2.2,等于11.44平方分米。周长是5分米,8厘米是58厘米,宽22厘米,长(5822×2)÷27厘米,所以面积是22×7154平方厘米。周长是58厘米,22厘米宽,58÷2227厘米长?面积为22×7154(平方厘米)。(58-22× 2) ÷ 27× 22154厘米。

6、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什么是 周长

"什么是周长"张雅在五环小学的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结合具体事物或数字。2.可以测量和计算周长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概念。教学方法:探索与发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软尺、记号笔、盒盖、信封。

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同学们,老师要考你们了。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看看你是否认识它。(“周”在黑板上。)学生:是的。是“周”老师:你身边有姓周的同学或朋友吗?生:对,周。老师:“周”可以做姓氏,还有其他意思。可以用“周”组合词吗?生1:左右。生二:周末。生3:一周。生4:周长。老师:学生们用“周”来构成这么多单词,真是太好了。

7、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 周长》教案

“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①建立周长的概念。②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做数学”的过程。③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达到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专注教学周长,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具体情境教学难点,感知周长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电脑多媒体水彩笔尺子绳树叶图形卡1。情况介绍:老师:秋天到了,秋老师带着礼物来找我们了。

生:对。老师:那我们来看看吧!老师:是的,一片片落叶像蝴蝶一样展开翅膀,在我们身边飞舞。这是秋小姐送给你的礼物,它轻轻地落在你的桌子上。你喜欢吗?生:对。老师:那就选一片自己最喜欢的叶子举起来!学生们摘下自己喜欢的落叶,开心地举起。)老师:你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触摸这些树叶的轮廓。

8、【课堂记】 周长 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今天开始学习周长。听了两次老师的课,开课以来至少明白了一些方向。课前必要的准备很重要:各种叶子和毛线。第三节课,我们去校园捡树叶。银杏叶是首选,但太小,边缘有锯齿,不利于学生发挥。最好的是绿萝叶,又大又肥。我还摘了一片雪花状的叶子,很特别。至于毛线,应该是我教周长 7年前留在办公室的,一直舍不得丢,正好派上用场。

然后让孩子按照周长提问,通过麦克风传递。生1:周长Why测量?生二:知道周长,生3:周长怎么算?生4:什么是周长?老师:也就是说你应该知道周长。生5:哪些对象有周长?生6:计算的公式周长老师:就是说,怎么算,生7:周长有什么用?孩子们讲完后,我补充了一个问题:周长和什么有关?并让他们对问题进行排序,认为应该先学习:什么是周长。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周长  文具  测量  单位  文具盒周长测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