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好把文具盒子放回书包里。对吨和公斤教学的反思1克和公斤是学生最先接触的重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课前调查活动:去商店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些标有重量的东西;记录你的发现和重量;看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商品的。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

1、《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

教材《克和千克》要求学生对克和千克有初步的认识,并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那么,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呢?给大家分享一下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对克和千克教学的反思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了1克和1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但不如长度单位直观具体,无法通过观察得到。为此,这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克和1公斤的概念过程。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息息相关。

吨和千克教学反思8篇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体验和探索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公斤”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教学,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构造,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只要学生掌握了其中一个质量单位,那么另一个概念自然也会掌握。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称一颗花生约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举出生活中许多重约1克的物品的例子,加深对克的印象。

书包减肥记

2、吨和千克教学反思8篇

吨和千克教学反思1克和千克是学生最早接触的重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课前调查活动:去商店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些标有重量的东西;记录你的发现和重量;看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商品的。本次调查旨在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分散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在群里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有的观点不一。比如一个同学发现帝奥牌洗衣粉净重500克,而群里另一个同学说他也发现了帝奥牌洗衣粉,但是是250克。两人僵持不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后来组长出面解决,说,可能是包装大小不一,所以你们两个都是对的。两个同学听了组长的话,也觉得有道理,这个纠纷就这么定了。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书重  盒重  文具  数学  数学书重还是文具盒重  
下一篇